【资料图】
【ITBEAR科技资讯】5月17日消息,据江南大学官方披露,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刘小浩教授团队成功创新,采用结构封装法构建了一种纳米级的“蓄水”膜反应器。这一重要成果在国际上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近乎100%的转化率,直接转化为乙醇。
据介绍,刘小浩教授团队所构建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催化剂的结构类似于一个胶囊,内部封装了分散的二氧化铈载体和双钯催化剂。这个胶囊的壳层经过高度选择性的设计,在疏水修饰后,能够确保内部产生的水被富集,而生成的乙醇可以顺利溢出。而水的存在能够稳定双钯活性位点,从而实现了在温和条件(3MPa、240℃)下,将二氧化碳高效稳定地转化为乙醇。值得一提的是,创新的双钯活性位点拥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可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定向生成单一高价值产物乙醇。
据ITBEAR科技资讯了解,在此之前,2016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化学家亚当・罗蒂农带领的研究团队意外发现,某种催化剂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在室温下可转化为乙醇和氧气,其转化率达到了63%。然而,刘小浩教授团队的研究突破实现了近乎100%的转化率,创下了中国科研团队的首次纪录。
这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技术的成功开发将为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利用提供全新的途径,有望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带来积极影响。未来,该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