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解答:
疫情的拐点出现要满足几个条件:
1、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要比前一日下降,并且是持续的,不间断的, 明显的;
(资料图片)
2、死亡病例要比前一日下降,也是要持续的,不间断的, 明显的;
3、疑似病例要比前一日下降,是要持续的,不间断的, 明显的;
4、湖北武汉的治愈率要不断提升,远远高出当日的死亡率;
5、除了湖北武汉之外,其他的城市出现了明显扩张停止的状况;
其实,这个拐点很容易解释!
那就是要了解所谓A、B、C人群的概念!!
最强分析:
疫情重点人群分为三类ABC,A属于居住在湖北的人,B属于在湖北以外接触过A类的人,C去过湖北的人或明确接触过A类的人。
现在A类人群已经都被明确隔离了。C类人群也大部分被筛查清楚了,C类自己也清楚是怎么回事。
最大的问题是B类,因为B根本不知道自己是B,属于傻傻的分不清楚!
所以,拐点出现的最重要特点就是B人群的传播速度和扩张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拐点!
但是目前来看,能够出现拐点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研究出抗病毒的药物,阻止B群人的传播;
第二,就是做好自我隔离,让B群人的潜伏期全部显现,从而隔离;
根据病毒潜伏期的情况来看,一般是5-14天,所以在大家都安分守己,再家隔离,如实汇报,等待显现之后,其实拐点就会出现。
可是,为什么难度很高呢?
因为很多人,不自觉!!!!!!
因此要想把疫情控制好,把所有AC类以外的人都当成2B,完全隔离,直至潜伏期过去,确认为真B类,疫情就结束了。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如下解答:
最近两天,有分析认为传播拐点即将出现,这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的一个研究,从昨天和今天的情况来看,疑似病例增加量减少了,由于现在的确诊病例绝大多数都是由疑似病例转化而来,因此疑似病例的迅速增量减少,可以被认为是传播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传播的拐点确实就到了。
只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拐点的判断还为时过早。
按照一般的逻辑来讲,既然疑似病例增加量正在减少,就意味着大量的传染源已经得到了控制,那么继续增加的可能性就不多了。目前的状况也确实如此,在国家大力的抑制传播影响下整体的疑似病例传播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而且之前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都被有效控制,所以未来再出现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正在减少。
不过为什么说判断拐点还为时过早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一次病例的增加量减少,只不过才维持了两天,我们对于数据的判断一般要观察一个趋势性两天的数字变化很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持续一周维持这样的态势,我们才可以判断这样的拐点出现了。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本次病毒的传播能力极强,而且潜伏期目前来看有较长的案例,所以不排除一些潜在传播者,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明显的病症,因此导致有一些潜在传播并不在目前控制的范围之内,最近各地也有类似的案例。
所以从感性上来说,我很希望目前就是传播的拐点了,实际上这样的概率也很大,给予了我们很多希望,但是从理性上来说,做出这样的判断还为时过早,虽然我们大家都希望这是拐点,但还需要继续的观察来确认。
如下解答:
通俗来说,拐点就是疫情人数不再增加,或者非常缓慢增加。该发病的都发病了,不发病的,也就永远不会发病了。这时候解除疫情,大家都可以正常外出,正常接触,也不会发生感染了。
按照专家的说法,从1月23日开始计算,14天是第一个潜伏期,2月6日是第一个潜伏期的结束。这时可能有些病例还没有爆发出来。那么再加一个潜伏期14天,也就是2月20日,可能会迎来拐点。
不过在此期间,因为很多企业即将复工,那么又增加了新一轮的感染机会。所以期待大家做好自我防护。
如下解答:
拐点标志应至少有三个显著变化。
一确诊和疑似病人连续下降至少七天。
二治愈出院人数明显大于入院病人导致实际住院人数连续大幅度下降。
三死亡人数连续降低到平均死亡率之下。
这三个指标同时出现后,拐点已成,但离最终消灭疫情还需时间。最后消灭疫情的标志也有两大要点
一连续十四天无增加入院和疑似病例。
二医院已无新冠肺炎在治人员,住院人为零
达这两标准,才表示疫情结束。生活回归正常。
如下解答:
治疗好的人已经999了,新药再投入七百多人的验证,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请冷静下来,不要外出,等待治疗。战疫必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如下解答:
专家预测给予大家的是希望和心理的安慰。什么情况下才能说疫情拐点出现?可以有指标体现。只于拐点到什么时候出现无法靠预测。
一,什么是拐点
拐点就是转折,是指疫情明显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
二,什么情况下才能说疫情拐点出现。
真正的疫情拐点出现,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疑似病例短期内的减少,而应该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同时并持续的在减少。这两天疑似病例减少是全国总体指标,如果抛开武汉或者湖北再着,剩余省份并没有减少,而武汉的情况则是前期因试剂盒少等各种原因导致确诊速度慢,积累了大量的疑似患者,而自从昨天增加了试剂盒和送检力度后,大量的疑似病例才有所减少,而确诊病例明显在增加。因此,仅从这两天疑似病例减少就判断拐点即将出现,可能依据还不够充分。
三,拐点到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在武汉23日“封城”之后两三天(即大年初一)的时候,就有专家预测,封城之后5~6天效果就应该会有所显现,而5~6天后(1月29日)非旦没有显现,反而进行了高峰期,全国大多省份不得不进入一级响应。之后又有按照潜伏期14天推算,预计到2月9日(农历正月十六)可能会出现拐点,现在的预测则是又增加了一个潜伏期,估计到2月24日(有的说到20号)会出现拐点。只于到20日或者24日是否会出现拐点。
对此,老杨持乐观的态度,毕竟国家已加大武汉的支持力度,随着火神山、雷神山相继投入使用,方仓医院轻症患者开始收治和疑似患者的集中隔离观察,只要武汉和湖北的问题解决了,感染源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他省份的输入性病例周期己到,亲密接触者和二代感染者,通过控制和下一个周期(14天)应该能基本得到控制。
因此,有预测总比没预测强,无论准确不准确,对我们都是一种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携起手来一定能很快战胜这场疫情。如下解答:
我们翘首企盼:拐点早日出现!
拐点的出现,就预示着新型肺炎已经快要被我们消灭了;拐点出现离我们最后的胜利已经不远了!
什么是拐点:
简单说现在每天新型肺炎的疑似病例人数,确诊病例人数,这两个数据还在增加,这条曲线还在走上坡路。
当这条曲线走下坡路的时候,也就是新增疑似病例人数,新增确诊病例人数,新的一天都比昨天低,或整体大趋势比之前低,那就是拐点。
当然新增疑似病例人数为0,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0,那就说明我们战胜了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我们先看看最新的官方报道: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疫情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拐点,焦雅辉说,“我们也非常乐于看到这个拐点能够早日到来。”
也就是并没有给出拐点的准确时间,当然谁也不可能给出拐点的准确时间,知道拐点出现,我们能知道哪一天是拐点。
即使很多专家做了预测,虽然预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既然叫预测,就可能出现偏差;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各个城市的拐点估计不是同时出现;尤其湖北可能晚一点,温州可能晚一点;感染病例数越少的城市拐点可能会早点到来。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我们都牺牲了这个年,我们如此的团结,这个拐点肯定很快到来!
因为我们付出了!因为我们都很配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这次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
拐点怎么才能出现?
是建设更多的医院就能出现拐点吗?
当然不能,医院只是救治已经怀疑或已经确诊的患者,而不能改变拐点。我们说的拐点主要是指从源头切断,就是新发生的肺炎患者减少,而且持续减少直至消失,这才是拐点。
我们必须感谢感恩那些在一线的医生护士,是他们冒着被更多可能传染的可能,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当然您或许会说这本身就是医生的应该做的,没错!是医生护士应该做的,可是事情没到自己身上,你们根本体会不到。
本次疫情发生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医生和护士纷纷写了请战书,要求上一线。当然我们也害怕,我们也担心;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您想想如果是您您会义无反顾的去吗?如果是您的孩子、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要去一线,您会怎么想?
所有,我们必须感谢,必须感恩所有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你们辛苦了!亲爱的兄弟姐妹!
拐点出现主要去决定于两个方面:
正确的策略和执行力,从疫情发生后,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措施,包括社区防控、对聚集人群的防控;交通方面,在航空、机场、车站、码头等很多地方都加强了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已经部分区域限行,区域网格式管理等等有效的措施。这些正确的策略无疑为拐点早日到来打下基础!
当然好的策略和方法重在执行:
我们必须感恩我们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配合国家,管好自己,管好家人,都能够按照要求,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会,为拐点早日到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有,我们要感谢我们祖国,我们也要感谢我们每个人!
当然拐点都是预测的,我个人觉得外周拐点,也就是除了武汉等比较严重的城市,其它城市的拐点应该从1月24日武汉限行再过14天,也就是2月7号后拐点应该到来,也就是大部分城市的病例数应该下降。(当然,这纯属最粗略的预测。)
在拐点出现之前,或者在我们完全战胜新型肺炎之前,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警惕,继续管好自己!
我们再坚持几天:拐点就在前面!胜利就在前方!2月4日,立春,春天来了,所有美好即将纷至沓来!
那么拐点还会远吗?
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请求大家继续配合,最好自己!
我们一起等待武汉,等待拐点出现,等待战胜疫情,等待脱下口罩问一句:吃了吗?
等待我们一起早起排队,去吃热干面!
等待我们一起相约武汉大学,去看樱花!
[心血管王医生科普版权]
如下解答:
新型冠状病毒自从发现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而且按照目前疫情的发展形势和防控形势来看,很多专家都预测未来一个月以内新型冠状病毒将迎来一个拐点,持有这些观点的专家具体如下:
2月4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表示,疫情拐点至少还要再等14天 。
根据耶鲁大学部分学者研究:疫情的高峰、“拐点”可能会在2月下旬,2月21日左右出现。
知名传染病专家桂希恩预测:正月十五前武汉疫情可能出现拐点。
根据这些专家的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会在2月15日到2月下旬之间出现拐点,至于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拐点,这里面可以参考几点的因素:
第一、新增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出现下降。
第二、新增死亡人数逐渐减少。
第三、新增至于人数逐渐增多。比如现在一天新增的确诊人数接近4000人,疑似病例也接近5000人,在拐点到来之前,每日的新增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但是在拐点到来之后,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有可能从5000慢慢下降到4800,然后到4500,再到4000,再到3500,逐渐递减,直至到个位数。
而很多专家之所以预测2月15日到2月下旬这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迎来拐点,其主要依据无非就是几点。
第一、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型冠状病毒逐渐得到控制。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之所以不断增加,因为前期很多人的病毒都在潜伏期间内,这些带着潜伏病毒的人没有注意防护,所以很容易传染给周围的人。
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地方都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患上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以及亲密接触者,但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过程当中,涉及多个环节,比如a和c是亲密接触者,那这两类人群是很容易控制的,但是a在接触c的过程当中所接触的一些陌生人群b是很难控制的,比如a坐火车去见c,他在火车上有可能已经把潜伏的病毒传染给别人了。
也正因为中间环节很难追溯,这也是为什么导致最近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但是自从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以及春节期间大部分城市都开始进行隔离,病毒的传染源得到了很大的控制。
所以目前的感染人群主要是那些不经意之间接触新型冠状病毒的人,这些病毒如果在潜伏期之内是没法看到的,而新型冠状病毒的最长潜伏期是14天。
而我国从1月25日左右开始,基本上全国各地都开始隔离,那么从25日开始计算,到了2月10日左右,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接触的人,都有可能已经出现并发,大部分感染病毒的患者都会被发现。
但在这过程中不排除有一些人不注重防护或者不听劝告,有意无意的接触了一些新型冠状的潜在病毒患者,所以这中间还有可能存在第2轮潜伏期,而这一轮潜伏期,如果按14天时间计算,那么就从2月10日到2月24日左右将会开始显现。
因此按照目前全国防控工作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会在2月下旬迎来拐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第二、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得到提升。
新型冠状病毒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现成的特效药可以治疗,所以从这一病毒发生开始,科学家都在不断的尝试各种新老药物去治疗,在这中间也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对治疗和预防进行冠状病毒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然,至于2月份新型冠状病毒能不能迎来拐点谁也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目前所有的推测都是基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而得出的结论。
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当中,做好自我隔离,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政府要求戴口罩、多洗手、室内常通风,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企业不提前复工,那全国人民的努力就不会白费,这样疫情的拐点很快就会到来。
但如果大家掉以轻心,没有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工作,那谁也没法预测疫情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所以疫情拐点能不能早日到来,关键要看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隔离,发现问题了一定要如实上报信息,千万不能谎报假报,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我相信这一波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虽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比较多,但其实并不怎么可怕,从目前的死亡病例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大概是在2.5%左右,这个死亡率要比非典以及埃博拉等病毒低很多。而17年前,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非典都能够扛过去了,我相信这一波疫情我国照样能够扛过去。
如下解答:
新冠疫情的拐点是什么?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确认有明显疗效和预防作用的疫苗和药物出现。
从人类的心里角度来看,有一种疫情或者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原因和治愈的药物或者预防的疫苗。
而从这次美国吉利德公司的新药物瑞德西韦在武汉展开临床研究来看,人们的心里立刻感觉到一种安全感——有希望,有药物可以治愈。
第二,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各地正常复工,或者连续大面积正常复工,是一个明显的拐点。
目前因为疫情导致各地延迟正常的春季假期和工厂复工,说明了对疫情出现扩散的严密警惕和防控,如果各地开始宣告或者如期(基本上是2月9-10日)复工,那么,说明各地的信心和对疫情扩散的风险控制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和人们心里的影响就会大幅下降。
第三,确诊病例数增速开始负增长。
确诊病例,主要是因为隔离,观察,以及疑似病例因为病毒潜伏期暴露或者感染而出现的增长,而确诊病例增量出现负增长,意味着不再扩大人传人,对人们的心里有些巨大的安慰和心里暗示作用。
如下解答:
不要看现在确诊病历增加,而要看管理。武汉封城14天,应该说该发病的都发病了。从疑似病历已经转为确诊病历。就是治疗病人的问题。高发平台维持2一3天出现下降,就是拐点。人传人的感染控制住了。剩下的就是集中治疗病人。社会相对平稳,极少出现新病人或不再出现新病人。这样社会完全可以放开了。